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6月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达到110.8点,较上月微增0.5%。
这一数据表明,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恢复,该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保持温和上升趋势,反映出二季度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,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格局。从行业分类来看,各板块表现各异:化工板块价格指数持续攀升至104.3点,月增幅1.4%;有色金属板块延续上涨态势,
报收128.8点,环比上升0.8%;能源板块止跌回升,指数为97.3点,涨幅1%;农产品板块小幅回落至98.1点,微降0.2%;黑色金属板块维持弱势,报76.6点,跌幅2.6%;矿产板块继续下行,收于73.6点,同样下跌2.6%。具体到商品层面,在监测的50种重点大宗商品中,17种(占比34%)价格环比上涨,31种(64%)下跌,2种(4%)持平。其中甲醇、柴油和对二甲苯涨幅居前,分别上涨7.8%、5.4%和5%;而焦炭、工业硅和天然橡胶跌幅较大,分别下挫10.5%、7.5%和6.9%。专家分析指出,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,部分行业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。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需要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力度,充分发挥大宗商品流通在扩大内需、稳定增长方面的关键作用。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 陈雨昀报道。